幼儿世界里难以忽视的“争第一”心理 在幼儿的世界里,“第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排名或称谓,它蕴含着孩子们对自我的肯定、对成就的渴望以及对成长的期待。文星中三班的孩子对于“第一”有他们独特的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幼儿的内心,探索他们对“第一”的那份独特情感。 一、生活中的第一 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能捕捉到孩子们对“第一”的热爱。无论是吃饭时的第一个吃完,还是午睡时的第一个醒来,甚至是在排队时的第一个站好,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第一”,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无比重要的。幼儿的世界里,“第一”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更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你觉得“第一”是什么呢? 轩轩:“得第一就有奖励。” 洲洲:“第一就是最好的。” 冉妹:“第一可以得到很多东西。” 殊阳:“第一就是表现的好。” 伊伊:“第一就是最厉害的。” 基于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大家对于“第一”都有了不同的理解。那“第一”背后是怎样的心理或情感需要呢?我们要用什么洋的方式来支持儿童呢? 当“你觉得在生活中每件事情都要的第一吗?”的问题抛出时,孩子们再次炸开了锅,一场关于“第一”的辩论赛悄然而至。 二、“第一”辩论赛 正方观点:做什么事都要得第一才是最好的 反方观点:不一定什么事情都要得第一 幼儿组成了辩论组和裁判组一场关于第一的辩论开始了 轩轩:“跑步比赛就是要得第一名。” 陆陆:“但是跑的太快会摔倒受伤。” 康康:“排第一可以快点出去玩。” 贝贝:“你如果排队争第一,就会撞到小朋友。” 米可:“第一可以让我跑步快,吃饭快。” 沛霖:“吃饭不能争第一,吃的很快会呛到很危险。” 经过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孩子们各有各的观点。在辩论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想和言论在正面交锋中碰撞出新的火花,不仅发展了孩子们的辩证思维,在倾听习惯、语言表达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也充分表现自我认同感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 辩论结束后,教师为幼儿分享了一本名为《我来、我来》的绘本故事,这本故事告诉幼儿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争先恐后。有时候,耐心等待和与他人分享同样重要。通过小鸭子的经历,小朋友们得以领悟:在生活的除了竞争之外,还有更为宝贵的合作与谦让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践行。 三、我们的约定 通过辩论赛和绘本故事,孩子们对“第一”这一概念有了进一步且正确的认知。他们意识到,并非所有事情都需要争强好胜、力求第一,有时候,懂得尊重他人、学会谦让与合作同样至关重要。基于这一认识,孩子们还共同制定了班级公约。(幼儿表征) 关于幼儿的“第一”情结,成人给予孩子的态度更重要,有以下小建议: 1、要教会孩子正确看待胜负。成人应该引导孩子理解,比赛或竞争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参与过程中的努力、坚持和进步。 2、要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团队比赛中,输赢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关乎整个团队的荣誉。成人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倾听队友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贡献,共同努力为团队争取胜利。 3、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人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成功不仅仅意味着获得第一名,更包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气、毅力、诚信和责任感。 五、结语 在幼儿的世界里,“第一”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词汇。它激励着孩子们不断前行,勇于挑战自我。我们应该珍惜孩子们的这份纯真追求,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让他们在追求“第一”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与快乐。 文星分园柳岱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