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对话材料,看见儿童——让材料支持幼儿有意义的游戏

    发布日期:2025-03-18   文章来源: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点击次数:15







    每一次问题的聚焦

    都是学习的契机

    每一次思维的碰撞

     都是教育智慧的传递 






    游戏材料作为儿童与游戏的中介桥梁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


    为推动自主游戏的深入开展,真正满足不同层次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需求,近日,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强化活动目标的幼儿自主游戏材料投放"专题教研活动。





    为了让教研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在教研前,教研坊的教师们分成四组,每组教师结合幼儿自主游戏认真研读并完成“强化活动目标的幼儿自主游戏材料投放和使用”教研单。




    理论筑基

                                      回顾材料投放原则


    《指南》对玩具材料投放提出了具体的评估要求:“玩具材料种类丰富,数量充足,以低结构材料为主,能够保证多名幼儿同时游戏的需要。”





    因此在教研开始,我们结合《指南》先回顾了材料投放的原则。



    循证观察

                                             引发思考


    接下来,四组教师通过视频、PPT等形式分享了幼儿自主游戏案例,并结合教研单进行分析。





    第一组案例:《光影与扎染》






    第二组案例:《PVC半管游戏》






    第三组案例:《钓鱼记》






    第四组案例:《火山实验》




    教师们持续观察幼儿游戏,倾听幼儿想法,调整游戏材料,及时组织幼儿交流、分享,推进幼儿游戏往更深层次发展。




    思维碰撞

                     自主思考


    接着,每组教师对于自主游戏的下一阶段进行预设和思考,并结合教研单和《指南》提出优化建议,然后形成一份思维导图。




    此次教研通过多维度的深入研讨与实践,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专业引领

                                             学以致用


    最后,副园长许莹莹和教科室赵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



    许园长提出,第一,要保证高质量的自主游戏需要教师们“身心”都到场。第二,在分析解读幼儿自主游戏,并思考材料投放时,应该多结合《指南》。将“有效观察—准备材料—计划游戏—倾听回顾”形成一个闭环工作



    赵主任首先肯定了此次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提出“材料”、“投放使用”、“游戏”应该是一个三角形,中间就是“儿童”,要去研究它们的关系,儿童是如何使用的。还提出,要结合《指南》细化幼儿的游戏目标。




    游戏材料的投放,

    不仅体现着老师对孩子的了解

    考验着老师的专业能力

    更映射出老师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

    凝聚力量,

    共研、共思、共行,回归儿童

    给儿童更“有趣”的童年。


    END



    编辑:徐梦俪

    编审:雷婷婷

    审核:涂瑶

    审发:夏嘉忆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27061号-1
    联系地址:乐山市通悦路(乐山一中旁) 联系电话:0833-2603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