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宝妈宝爸遇到过这样的烦恼。每次和家人朋友聊天,孩子总是打断,不是喝水就是要做什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这些行为呢?除了吼孩子、骂孩子,还可以如何来引导他们呢? 
一、为什么喜欢插嘴? 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他们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在不断发展。出现插嘴的现象,可能会是以下几个原因: 1、好奇、生疑问 孩子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 
2、共鸣、有看法 对别人讨论的内容,产生“共鸣”、激动,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迫不及待地想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 
3、关注、安全感 感觉到自己被忽视,缺乏安全感,孩子在通过言语让家长或者同伴关注到自己。
4、困难、需帮助 孩子独自玩耍或尝试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难,这时他急于求得帮助,可能会不顾场合打断别人说话。 二、实用应对方法 
1、建立明确家庭规则 讨论和制定规则:例如“在别人说话时不要打断,等到他们说完再说。” 一致性和连续性:家人需要统一战线,都应一致遵守和执行相同的规则。持续关注并提醒孩子,不要因为一时的改变而放松要求。 2、教会孩子表达需求 礼貌打断:如“对不起,我有个问题可以现在说吗?” 阅读时间:可以利用亲子共读时间阅读关于良好沟通习惯的绘本,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孩子理解不插嘴的重要性。 讨论、反思:在家庭中谈论一天的交流情况,家长和孩子共同反思自己的表现。 3、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示范正确行为:父母自己在对话中要示范正确的方式,等待对方说完再说。 认真倾听:当孩子说话时,父母应认真倾听,以示尊重。这样孩子也会学会尊重别人的发言时间。 积极回应:当孩子耐心等待并不插嘴时,及时给予积极回应和表扬。 4、加强情感教育 情感管理:帮助孩子理解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教他们如何在感到兴奋或急躁时保持冷静。 共情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或讨论,让孩子体会被插嘴的感受,增强他们的共情能力。 温和提醒:当孩子插嘴时,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们等待,“请你稍等一下,现(爸爸\妈妈)在讲话。” 
亲爱的家长们,上面的方法你们Get到了吗?希望这些策略能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孩子的插话行为。记住,耐心和一致性是关键哦!让我们一起努力,培养出既懂礼貌又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