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对话 共话成长
对话有深度 ,教研有温度。近日,市实幼总园开展了聚焦“师幼对话”第二次小教研活动。活动在市实幼总园烘焙馆开展,由自愿报名工作坊的教师们参与,年级组长熊雪伶、吕秀英主持,特邀蔡敏艳副园长、保教主任许莹莹、教科室主任赵咏梅做专业指导。温馨的环境,暖暖的茶香,赋予了老师们更多轻松愉悦的能量,大家敞开心扉,共话了一场专业成长。
复盘教研
抢答有奖的小游戏,增添了复盘第一次教研成果的趣味性。一问一答中,老师们对师幼对话中的“师幼关系”“对话主体”“对话形式”“对话策略”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故事分享
杜威说:“做教育就需要既有理论思维又有实践思维的人”。老师们结合第一次研讨理论成果,分享了在后期实践中与幼儿的对话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的时间、地点、场景都不一样,我们从这些小线索中一同去探寻师幼“对话”质量的落地,反思理论与实践结合时,对话策略提升点。
深度研讨
“提之有问,问职有道”。熊雪玲老师聚焦最近班级在迎新年主题活动中,与幼儿关于“龙”的对话场景,与老师们一同深度探讨了在这个对话场域中,怎样做站在“儿童为本 教师退后”的立场上的高品质的师幼对话“提问”与“回应”。
专业引领
蔡敏艳副园长指出
有效的师幼对话是让教师和儿童都互相感动的。我们要为儿童创造愿意说、可以说、想说、能说、会说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儿童的能力和水平,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不同的师幼对话策略:如在儿童有能力和经验的时候,教师退后做“傻老师”,不代替儿童的自我思考和表达。在儿童的经验需要支持的时候,利用环境和材料去激发儿童的主动思考,教师与儿童进行平行对话或者教师追问。
保教主任许莹莹指出:
师幼对话就是要在平等环境中,进行生长性的师幼对话。其中,有两个关键词,“超越”和“建设”。“超越”不仅仅是停留在当下,它有着儿童的探寻和揭示。“建设”是指老师和孩子之间要有经验生长。教师要有“对话意识”,本着“儿童在前”“尊重和平等”,与儿童有“有共同的立场,共同的视角,共同的理解”,对儿童进行抛问,敏感的捕捉问题和回应,去触发儿童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教科室主任赵咏梅指出:
师幼对话始终要坚持儿童在前,通过环境、材料去激发儿童的思考,去追随儿童的经验,要善于抓住师幼对话中“说”中的价值点,让师幼对话更有意义的持久下去,让“说”持续推进儿童的深度学习与发展。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提出了两个针对“提问”的考察要点:“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与有效支持”。“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提问,通过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并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师幼对话作为一种会发生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频率最高的师幼互动方式,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本次研讨活动,只是“师幼对话”小教研工作坊的新起点,我们也将继续优化教研活动的形式与路径,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赋能,为幼儿园的高品质发展助力,为成就幼儿和自我的共同成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