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环境如何为教育服务,真正体现其“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在贯彻实施《指南》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发展规律,努力创设有价值的“互动性环境”。不管是走廊、教室、阳台还是一个小角落,一面墙,一个栏杆......都成为了孩子们在主题教学中能获得经验与发展的成长之源。
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各类环境。环境创设中,我们将主题活动的内容融入整个活动室环境之中,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各类环境。创设能对话与展示成长足迹的环境。主题活动墙与问题墙中,幼儿与教师的记录共同呈现:作品呈现、探索过程记录、调查结果记录、教师的文字提示等。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提高了自我反省能力,教师也能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
如:小班主题活动《宝贝一家亲》的环境创设以点状式呈现:如:益智区创设为“客厅”、生活区创设为“厨房”、图书区变身为“书房”、娃娃家设置为“卧室”......墙面展示宝宝与爸爸妈妈的合影,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材料做镜框,在“浴室”中为洋娃娃洗澡......,在有联系的环境中,幼儿的家庭生活经验得以拓展和整合。
中班主题活动“海陆空出动”的环境则与主题呈现网络状相关:墙面上有教师预设的折纸“飞机、船、车”等的折叠步骤、半空中“飞舞”着幼儿自己制作的各种飞机、地面上铺设着道路交通地垫、活动室的一角陈列着各种交通工具的模型以及图书等……幼儿在一个可供选择的、富有情趣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探索兴趣,从而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生成新的活动。
在大班主题活动《盖房子》中,创设相应的主题环境,孩子们进入这样的“环境”,能深深地感觉到这里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地方,他们每天都能在这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主动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能够有足够的世界和空间去探索并由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