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至乐分园 潘小玲 延续非遗文化 ,“纸艺”浸润童心 —至乐分秋季亲子研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4-11-26   文章来源: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点击次数:189

    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是独有的课程资源孩子们与生活链接与自然链接,随时都可以衍生精彩的故事。近日,在追随幼儿的兴趣之下,乐山高新区实验幼儿园至乐分园大一班幼儿携家长前往夹江马村大千纸故里研学基地开展了一次有深度的亲子研学活动。

    .「活动之源」

    立足儿童孩子的学习就是源于内心的十万个为什么,在“穿越古今的中国”特趣味日活动中,孩子们对造纸术萌生了兴趣,激发了无数的小疑问:谁把纸造出来的呀?怎么造呢?是机器还是人做的呢?用什么做的呢?。。。。我想,我们都需要一份完美的答案。

    .「秋日之趣」

    秋天的五彩斑斓落地成景,落纸成花。秋风不燥,是个出游的好季节。和爸爸妈妈一起享受秋游的乐趣把一切美好装进童年把一些学习融入生活温柔且浪漫。

    古法造纸,始于自然,归于文化。非遗传承,藏于匠工之手,匿于掌温之间。为了增强孩子们对古法造纸术的感知体验,我们一起走进非遗传承、千年纸乡——夹江。四川省夹江县,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古法造纸技艺历史的地方,这里生产的夹江书画纸被张大千赞为“国之二宝”。夹江竹纸以嫩竹为原料。用手工舀纸术制作,共15个环节,72道工序。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千年纸乡」

    文化自信古法造纸技艺的学习与体验在研学导师带领下,有序参观了基地,身临其境感受了古法造纸的72道工序:砍其麻、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洗以水、舂以臼、抄以簾、榨以水、刷以壁、整以纸。孩子们还亲身体验了“榨以水“这一工序。

    文化历史学习“普及万邦、莫非伦纸”,研学老师带着孩子们着汉服,祭拜造纸先师蔡伦、并以感恩之心诵读《蔡伦赋》。艺术创作与体验当大自然的芬芳与纸张的质感相遇:花草纸制作拓印年画 

    颁发证书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孩子成长的隐形翅膀,每一步的成长都值得被记录,在本次研学活动落幕前,给到孩子们满满的仪式感,颁发研学证书!对这一次经历赋以最大的肯定。

    .「纸乡之味」

    一场文化与传承的饕餮盛宴带给我们精神的充实;当然我们还需一份味蕾的满足。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前往一家富有文化底蕴的特色民宿——一树闲居,享受一顿美味的午餐。研学,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旅行,更是行走中的课堂。走进非遗,孩子们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唤醒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参与,体会文化之美。从前,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27061号-1
    联系地址:乐山市通悦路(乐山一中旁) 联系电话:0833-2603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