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教室里来了乌龟朋友

    发布日期:2023-08-17   文章来源: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点击次数:467



    1.jpg


    生命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华爱华在《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一书中提到,生命首先是源于自然的,生命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爱自然是孩子们的天性,越是年幼的生命,越接近于自然的本原状态,如同人类文明从探索自然的原始智慧开始一样,个体的成长也必然始于自然的启蒙,这就是孩子为什么生来就如此亲近自然的缘故。动物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非常受儿童的青睐。因此,在幼儿园开展饲养活动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2023年3月,中七班的孩子们萌发了在班级饲养动物的想法,他们想养猫、养狗,养鸟等等。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甄别饲养各种小动物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孩子们最终决定饲养乌龟,并投票选出由天奕小朋友从家里带来。

    教室里有了两只小乌龟,孩子们特别爱去围观。


    围观的过程中,有叽叽喳喳讨论的,还有忍不住动小手的。于是,开始有孩子不断的来“告状”:“老师,有小朋友去摸小乌龟。”“老师,有小朋友把一只小乌龟放在另一只小乌龟身上。”“老师,有小朋友把树叶扔到乌龟的盒子里。”面对孩子们的告状,我都会告诉他们:“快去喊他们不要摸乌龟。”可是,这样的情况屡禁不止。当雪菲小朋友做了一个禁止摸乌龟标识放在乌龟盒子旁边后,情况并没有好转。



    甚至有一天午睡之前,实习小杨老师告诉我:“我看到嘉杨用树枝去弄小乌龟。”我问嘉杨:“我很好奇你为什么要用树枝去弄乌龟呢?”嘉杨说:“我看到小乌龟要爬出来,我不想让它爬出来,我是轻轻弄它的。”他的话触碰到了我心里的柔软,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童真啊。从这天起,我开始留意孩子们与乌龟之间的互动。有一天,我看到鑫瑞看着看着乌龟就把手伸进去了。我赶紧问他:“我很好奇,你为什么要摸乌龟呀?我不是要制止你,我只是想听你内心真实的想法。”鑫瑞说:“我想知道它是不是硬的。”又有一天,天奕也去摸乌龟,她说:“我想知道它是不是死了。”还有一天,我看到可可和天屿伸手进去弄乌龟,他们说:“小乌龟不吃东西,我们想让他们吃东西。”



    原来孩子们并不是想要伤害小乌龟,他们只是在探索着与乌龟的相处模式。小乌龟作为来到我们班级的一员,我们为它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对被圈养动物最起码的关爱与尊重,这种透过行为所传达出来的人文精神就是隐形课程,它对幼儿的积极影响胜过任何说教。基于孩子们与小乌龟友好相处的行为模式和该不该摸乌龟的不同认知争论,我们开展了辩论活动“可不可以摸乌龟”。


    可不可以摸乌龟?


    活动开始前,我把我发现的几个孩子摸乌龟的理由告诉了大家:想知道乌龟是不是硬的,想知道乌龟是不是死了。想让乌龟吃东西。想乌龟不要从盒子里爬出来。并进行了辩论说明:你们可以选择赞成摸乌龟和反对摸乌龟。赞成的一方要说为什么可以摸。反对的一方要说为什么不能摸。看你们谁能把谁说服。


    反对方观点


    想知道乌龟是不是硬的:它的壳就是硬的。

    想知道乌龟是不是死了:可以轻轻摇晃一下盒子,不需要摸它。

    想乌龟不要从盒子里爬出来 :不能用棍子。盒子是滑滑的,乌龟爬不出来。乌龟的脚是滑滑的,爬不出来。    

    同时,反对方还给出了不能摸的理由:

    铭禹:小乌龟身上有很多小虫子,禁止摸乌龟。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7.jpg

    六月:不能碰小乌龟,小乌龟有生命危险。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6_1.jpg

    萱妹:摸它它会不舒服,它也会晕倒。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6.jpg

    毛毛:很多人去摸它,它会坚持不住,会死掉。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4_1.jpg

    星辰:不能摸乌龟。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4_2.jpg

    小番茄:乌龟有名字的,乌龟身上有看不见的虫,所以不能摸乌龟。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5.jpg

    鸿羿:乌龟身上有寄生虫,橙色的是寄生虫,不能摸乌龟。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4.jpg


    赞成方观点


    带上手套可以摸,要干净手套。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6_2.jpg

    那什么时候,谁可以带上手套摸呢。孩子们想到的是由负责饲养的孩子戴上手套摸,这样既可以照顾小乌龟又不会伤到手啦。


    孩子们通过思辨,“思想上”清晰了与小乌龟的友好相处模式。


    我们继续发现

    接下来的日子里,真的是所有的孩子都达成了爱护小乌龟的共识吗?他们对小乌龟还有着怎样的好奇和探究呢?

    小果:“有一只乌龟爬到另一只乌龟背上,我不知道它怎么爬上去的。”

    微信图片_20230816222001_2.jpg


    一个孩子:“小乌龟拉了粑粑,不能用手碰。”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9.jpg

    唐宝:“禁止把小乌龟翻过来,翻过来它会很难受。”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7_1.jpg

    小番茄:“不可以摸乌龟,摸了它会缩进壳里。”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5_1.jpg

    芊彤:“不能把小乌龟扔到地上。”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8.jpg

    有一天,我发现了一张雨萱画的,画面上两只乌龟黄黄的,还有黄黄的花朵。我很好奇的问她:“你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吗?”雨萱说:“我看到有人把花和树叶丢到里面,乌龟就以为是食物,就会把它吃掉,然后就毒死了。

    微信图片_20230816185608.jpg

    孩子们心中的真善美信念在普通的日子里慢慢转化为一言一行。同时也在用自己的认知经验影响着同伴的认知经验和行为模式。在孩子们的表征中,有儿童对小乌龟状态的思考“躲、缩、不吃东西。”还有对爱护小乌龟的思考:“难受、被毒死,不能扔小乌龟在地上”,还有对在与小乌龟相处中自我保护的思考:“小乌龟拉了粑粑,不能用手碰。”其中,唐宝说的:“禁止把小乌龟翻过来,翻过来它会很难受。”引起了我的关注,唐宝能迁移自己的经验,对小乌龟被翻过来的行为感受有共情能力,即同理心。共情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儿童了解他人的感受,知道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别人,增强情绪调节能力,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其他孩子是否具有一样的同理心呢。

    摸小乌龟,小乌龟的心情

    我把唐宝的画给孩子们看:“禁止把小乌龟翻过来,翻过来小乌龟会很难受。”难受表现的是小乌龟的什么呀?橦橦说:“心情。”“那小乌龟在被摸的时候,还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铭禹:生气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9_1.jpg

    橦橦:伤心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9_2.jpg

    六月:生气

    微信图片_20230816221959_3.jpg

    小七:害怕

    微信图片_20230816222000.jpg

    秒秒:生气,把头慢慢地、慢慢地在缩。

    微信图片_20230816222000_1.jpg

    天奕:害怕,她的头缩进去了。

    微信图片_20230816222000_2.jpg

    莎莎:伤心

    微信图片_20230816222001.jpg

    彤彤:生气

    微信图片_20230816222001_1.jpg

    孩子们表达出了更多的情绪,同时也表达出了更加强烈的信息:不能去摸小乌龟。后来我发现,在与孩子们讨论对话的这段过程中,我已经没有听到过有孩子来“告状”了。



    后来,孩子们制定了“照顾小乌龟”的五条有效方式和饲养表格。他们越来越有序的照顾着小乌龟,并根据小乌龟的生长生活情况不断调整饲养方式。如最开始设定的一个星期换一次水变为水脏了就换,这样小乌龟才会舒服。

    微信图片_20230816220550.jpg微信图片_20230816220922.jpg

    微信图片_20230816220943.jpg

    小乌龟的到来,给了孩子们一场“怎样与小乌龟和谐相处”的生命教育。孩子们把小乌龟当成了好朋友。


    可是,五一假期后,孩子们发现两只乌龟同时不见了。他们伤心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到处寻找未果后,孩子们决定新的学期,还要继续饲养乌龟。这一次,他们不会再把乌龟朋友弄丢啦。


    期待新的学期快快到来········




    编辑:吕秀英

    责任编辑:李岚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27061号-1
    联系地址:乐山市通悦路(乐山一中旁) 联系电话:0833-2603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