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乐山市实验幼儿园非常重视培养儿童良好的劳动习惯,自信心与责任感。近日市实幼在一日生活中开展了一系列生活化、游戏化、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让儿童享受劳动的乐趣,提升自我成就感、责任感,幸福感以及体现自我价值,从而激发幼儿承担适当的劳动任务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喜欢为自己服务,为他人服务。 发现问题:劳动现状 每周一下午,广播里就会响起《劳动最光荣》的歌曲,全园师生共同参与劳动,劳动内容包括打扫班级教室、整理自己的物品与材料;维护、管理本班的菜地。劳动日刚刚建立时,孩子们觉得很新鲜,都很积极地参与到劳动中,因为觉得好玩儿。但时间长了,倦怠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有的幼儿喜欢在劳动时拿着毛巾甩来甩去,这儿擦擦,那儿抹抹,敷衍了事;有的幼儿在劳动中,一会儿去玩玩儿玩具,一会儿又去和同伴聊聊天,打打闹闹,不专注;有时候同一把椅子这个幼儿刚擦完,另一个幼儿又来重复擦,毫无计划和分工;有的幼儿则从头到尾都懒得动,东转转、西晃晃,处于游离状态,对劳动毫无兴趣…… 不少家长也谈到,幼儿在幼儿园里会自己穿衣裤、洗杯盘、送碗筷、收拾整理,但在家里就变得不会了,什么都不愿意做,好不容易鼓励着做,懒懒散散,还要发脾气。幼儿园里游戏结束都会收区、分类整理,回到家里,玩具却不会分类放,玩得一塌糊涂的屋子也不愿收,说到怎么玩儿就很开心,说到怎么收拾、整理就很排斥,家长感到很苦恼。 二、教师的分析与解读 幼儿不愿意参与劳动,不喜欢劳动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开始观察幼儿在园的行为,加强家园沟通深入了解幼儿原生家庭的环境与情况,分析出几种因素:多数家庭,更多的是关注儿童的智力与情绪,老一辈过渡宠爱包办代替较多,幼儿劳动技能、自理能力较弱;劳动中没有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在劳动中无法获得责任感、成就感、幸福感与价值感。那么怎样才能让儿童愿意参与劳动?喜欢劳动,并在劳动中获得全方面的发展呢?我决定做好劳动教育课程的“三化”,生活化、游戏化、多元化,搭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结合幼小衔接,开展教育劳动课程 基于我园儿童主动学习的理念,以儿童为主体的课程开展前,我都会与幼儿对话,听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于是我开展了谈话活动。我问:“你们觉得什么是劳动?”一一说:“扫地、擦桌子。”淘宝说:“拖地、整理玩具柜!”A米说:“整理杯架!”李陈集说:“捡树叶。”原来,在幼儿心中,劳动仅仅只有做清洁、收纳整理,他们觉得劳动不好玩,很累,不喜欢劳动。单一无趣的劳动确实不好玩,与幼儿共情后,我进一步提问:“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劳动人民,他们因为职业和角色不同,付出的劳动方式不同,你们知道身边有哪些劳动的人吗?”答案不再单一,幼儿说医生、警察、消防员、飞行员、清洁工、工程师、厨师、公交车司机……接着我还和幼儿一起讨论了爸爸妈妈在家所付出的劳动,从而让幼儿了解到原来劳动有很多种方式,除了清洁、收纳整理以外,不同职业的工作,为自己、为别人、游戏服务,做好吃的东西等都是劳动。于是我决定把每逢周一劳动日的劳动日教育,拓展到多种劳动体验。 1、劳动日规则共构中树立责任感 劳动日计划时间,我把班级幼儿劳动时的视频播放给大家观看,激发幼儿的反思与思考。幼儿看到仅有几位幼儿能专注、认真地参与劳动,其余的不是这儿擦擦,那儿扫扫,就是拿着毛巾甩来甩去嘻哈打闹、四处游离或者在睡眠室爬上爬下……。于是我把主动权交给了幼儿,问:“你们所看到的这些问题,觉得有可能是什么原因?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A米说:“我们劳动日要有规则,要有计划、工作、回顾。”雪儿说:“要有小老师。”瑞瑞说:“小老师就可以去监督大家有没有履行计划?打扫的干不干净?”多小弟说:“要有分工记录表!”果果说:“小老师可以监督小朋友履行计划,给他们做评价!于是,我和幼儿再一次记讨论了劳动日需要做什么?如何分工?多小弟说:“劳动日我们要收拾、整理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教室,一个是菜地,所以我们可以分两组。”雪儿说:“在教室里,我们要扫地、擦洗、整理,可以分3个小组。”峰峰说:“那我们就分成4个小组,扫的组、擦的组、整的组、菜地的组。”汪洛黎说:“菜地需要浇水、施肥、整理、拔草、有时还需要采摘,人可以多一点,可以12个小朋友参加。”那么每个组都有小老师、小组成员、有这么多组,全班那么多小朋友用什么方式来将所有小朋友进行人数分配呢?一一提出,我们用数一数的方式,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人,然后减去菜地的12个人,再减去4个小老师,最后来平均分。于是全班通过点数的方式得出,除去12人还剩下38人,除去4个小老师,还有24人,其余小组可8人参与。全班孩子整整花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点数、计算以及分配。最后我和幼儿把共同梳理出的劳动日流程、需要做些什么?人员如和分工?记录下来并呈现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支持儿童熟悉劳动日任务清单,激发儿童的劳动意图,与环境产生对话、互动,自由、自主进行任务分工、认领。接下来就是常态化开展劳动日活动,让儿童在实践中不断建构经验、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今天劳动日菜地组的任务是种菜,A米和果果根据小朋友的意愿进行了分工,并在白纸上记录下来,不会写任务名,就用画画的方式来记录,不会写同伴的名字,就用符号代替。分别巡视、督促看每位小组成员履行计划的情况,并不断在纸上打着沟沟,打着叉叉,忙得不亦乐乎。 回到教室,我播放了菜地组的劳动视频,并请小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记录表。回顾中,我有意识地加重、重复儿童在组织小组劳动时的有效语言和提问,引发其他幼儿的关注,帮助儿童梳理当一名小老师的组织方法和经验,以及做好劳动任务的好方法。
幼儿在劳动实践与回顾中再次发现问题,他们把关注点放在了记录表和如何与同伴友好建立关系上,他们主动提出同伴之间要相亲相爱、友好相处与公平评价同伴,以及提出要设计记录表。于是儿童通过讨论、经验集合,开展了两次记录表设计以及想出不会记录同伴名字的办法,请同伴自己签名。劳动日在不断实践、回顾、反思中不断延伸与完善。
教师以回顾劳动日的情况作为抓手,引导幼儿建立反思意识,把问题抛给幼儿,促使幼儿主动发现与思考,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幼儿的需求为契机,培养其主动学习与计划性,与幼儿共构劳动日规则,明确任务分工,评价机制,激发幼儿的劳动意图与兴趣。给予一定的仪式感,小老师佩戴绶带,组织同伴计划、分工,评价,体验平时老师做的事情,树立其责任感。教师利用计划、工作、回顾,不断激发幼儿的劳动意图,追随儿童开展延伸活动。 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我们儿童参与的不仅仅是扫地、擦桌子、收纳整理,我们还开展了很多多元化、游戏化的自我劳动、为他人服务劳动。 共享菜地收获的蔬菜
一起开展户外野餐
在我园基于儿童视角的“生命、生活、生态”课程理念下,作为大班级的教师,我思考着我需要培养怎样的小学生?在“双减” 政策背景下,我思考着现在的小学生需要哪些关键素质?在劳动日课程中,我思考着我的孩子可以获得哪些发展?而在此课程中,主动思考、主动交往、乐享劳动、收纳整理、遵守规则、自我管理、前书写、解决问题、组织协调能力、主动学习与计划性、数与数数、与同伴建立关系、劳动技能等项目都是基于儿童视角,所生发的游戏课程中所获的主动学习和发展。这也正是在围绕儿童步入小学做着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以及学习准备。因此,科学做好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